台灣的大街小巷常常隱藏著令人驚訝的文化傳承,以小吃來說,許多是米其林的二星三星也無法比擬的。
這家偏鄉的小店,蔥油餅極好,全部現做,外鬆脆、內柔韌,都會已長久吃不到這樣爽口有嚼勁的蔥油餅。
一張現做的餅,三十元,對切成四片。最讓人驚艷的是免費的韭菜醬,細韭菜切丁,可能捏了一點鹽,抹在蔥油餅上,滋味無窮。
每次吃都驚訝這樣的搭配,是如何費心料理出來。店裡客人多,店主一家三口,忙裡忙外。偶然稍閒下來,才會教客人如何把韭菜醬抹勻在蔥油餅上,搭配著吃。
性急粗心的客人常常吃了餅就走,撂下韭菜醬,看到很替他可惜,少了人生一道美好滋味。
有一天去得晚,客人散了,主人不忙,我才問:這韭菜醬怎麼這麼好吃?
主人微微一笑,知道有人識貨,就告訴我:沒有秘訣,就是一定要選在地的原生韭菜。
我恍然大悟,小時候韭菜的辛香,都是母親院子種的新鮮韭菜。曾幾何時,韭菜細葉「改良」成寬葉,又長又肥大,卻也失了香氣。
為什麼免費的韭菜醬要這麼花心思挑選?為什麼沒有利潤還可以這麼講究認真?這可能是繁華奢侈好做表面功夫的都會商業頭腦無法理解的邏輯吧?
因為萊克多巴胺豬要來台灣了,我因此常常問自己:人類為什麼要用藥劑催生植物動物,改變基因?說得直白,會不會也就是為了快速賺錢?
然而,惡性的市場經濟,賺不應該賺的錢,毀壞自然、毀壞人體健康,失去真實生命的品味,所為何來?
慶幸在島嶼的偏鄉還保存著讓人安心的素樸本質,但是政治助虐,都會奢華虛假價值變本加利,排山倒海而來,看著這一盤台灣原生種韭菜醬,心中慨嘆:這安靜美好的庶民家常生活能夠阻擋多久?